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江门探索利用PPP模式 吸引社会资本投向水利工程
作者: 本站 来源: 本站 时间:2016年04月13日 字体:[] 留言
江门探索利用PPP模式 吸引社会资本投向水利工程
  
  22日,江门组织收看收听了2016年全省水利与三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全面总结省“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研究部署“十三五”及2016年的水利与三防工作任务。市长邓伟根代表江门在主会场作典型发言,介绍江门水利与三防工作的经验。市政府党组成员容福华等在江门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表示,“十三五”时期是我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断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能力,至关重要。会议分析认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央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金融融资环境较为宽松,原材料价格较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另一个黄金时期,将成为重要的投资增长领域,要牢牢把握当前水利建设面临的难得机遇,全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努力加快我省水利现代化建设步伐。
  
  会议提出,通过五年努力,确保实现以下主要目标:县城和主要乡镇防洪体系分别达到五十年一遇和十到二十年一遇的标准,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450亿立方米以内,新增供水能力33亿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3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11。
  
  会议要求,突出重点,做好今年水利与三防工作,要加快补齐水利防灾减灾设施短板;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着力加强民生水利建设;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加大对黑臭水体的整治力度,逐个制定整治方案;深化水利体制改革;标本兼治,从严从实强化三防工作等。
  
  在主会场,邓伟根作典型发言时表示,江门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部署,进一步落实三防责任,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检查、早落实,全力做好2016年水利与三防工作。一方面,江门将继续强化“大三防”理念,营造齐抓共管的合力;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大三防”投入,探索利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向水利工程,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工程建设,切实提升防灾减灾整理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新闻
  
  找问题抓整改成江门三防工作新常态
  
  江门是水利大市,也是三防工作大市,台风、暴雨和旱涝灾害频发,但江门连续多年取得无人员伤亡、无防汛责任事故、无重大水利工程出险的阶段性成效。在主会场上,江门与佛山、梅州、东莞、云浮罗定等地作经验介绍。市长邓伟根介绍,江门抓薄弱环节整改、抓三防责任制落实、抓指挥体系升级、抓基层三防能力建设,有效应对了暴雨、台风和干旱等灾害,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邓伟根表示,近年来,我们针对部分地方存在重建轻管、基层三防能力不强、水利工程有安全隐患等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找问题、抓整改,每年重点解决2—3个突出问题,逐年夯实基础。“不掩饰、不回避问题,千方百计抓好问题整改,已成为江门三防工作新常态。”邓伟根说。
  
  据介绍,通过连续两年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江门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防汛物料不足、小山塘隐患、信息化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有了明显改观。近两年,江门共筹集资金4000多万元,清理中小河道600多公里,大大提高了河道排洪泄洪能力;自筹资金5788万元,完成了126宗重点山塘除险加固工程等。
  
  为抓三防责任制落实,邓伟根表示,市一级明确由分管市领导对各市(区)的三防“问题名单”进行督促,抓整改落实,对整改不到位的,直接约谈当地党政“一把手”。市三防指挥部除按规定每年汛前在本地媒体公布全市大中型水库、重点防洪工程责任人名单外,从2014年起,还公布了全市所有小型水库、中型以上水闸、重点山塘、5000亩以上堤围、500千瓦以上排灌站和小水电站的防汛责任人、工程管理负责人及联系电话,并在工程附近立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近几年来,江门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水情、雨情、工情监测监控和安全预警系统,初步形成了完善的三防指挥决策体系。2015年,江门自筹资金2500多万元,建成了全市三防视频会商系统,覆盖全市所有镇(街),实现了国家、省、市、县、镇五级三防指挥机构的视频互联互通,同时还连接到市政府应急办,实现了全市应急指挥系统“一张屏”的目标。
分享到: